close

10433236_619570124836068_544922516850251342_n  

Coach (沙部魯比)

有卡有好處

市面上常見的踏板分為:

1. 無腳束式踏板 (臺北市YouBike使用的踏板):簡稱一般踏板,缺點是無法固定;優點是方便

2. 腳束式踏板:簡稱腳束,缺點是不易穿脫;優點是固定鞋底牢靠。

3. 卡式踏板:簡稱卡踏,缺點是沒有腳束牢靠;優點是容易穿脫,但保有腳束的效果。一般踏板,可以穿著布鞋皮鞋或拖鞋就可以輕鬆騎著車逛大街;但是使用腳束與卡踏建議穿著可搭配的車鞋,避免騎乘的危險性。

 

使用腳束或卡踏與專用車鞋,在車鞋與踏板相互配合下,可減少踩踏時鞋底與踏板之間不必要的移動,並且提升踩踏力量的傳輸與連續性 (增加回復期/踏板上升&拉升力量;參考1自行車踩踏動作與分期型態);減少腳底與踏板接觸面因高速踩踏頻率下因晃動而意外滑脫,可降低滑脫產生失衡的摔車意外。

 

過去卡踏與車鞋還沒發明前,使用腳束與車鞋確實不利於自行車上下車,卡踏已經改良腳束的缺點了,並保有固定鞋底的功能。如果是進行公路的自行車運動,建議可以增加卡踏與車鞋的使用,能增加你/妳騎乘自行車的樂趣與踩踏的效益。

 

111  

1自行車踩踏動作與分期型態

(圖為左腳踩踏概念圖;參考Gregor, & Rugg,1986 重製)

 

有卡如穿釘

如果將田徑場上選手所穿的釘鞋拿來相比,公路與場地自行車選手的專用鞋 (2自行車專用車鞋) 就如同釘鞋一般,除了保護足部外,另一個功能就是增加自行車運動的表現。

 

使用自行車專用的卡踏腳束與車鞋,就像田徑選手穿釘鞋在場上奔馳;沒有使用專業的踏板 (卡踏與腳束)與車鞋,就如同百米的田徑選手沒穿釘鞋跑百米。那麼大家可想像騎乘公路與場地車沒穿車鞋的樣子!建議騎乘公路自行車,可以使用卡踏。

 

        騎乘自行車練習穿卡踏與腳束就像百米選手練習穿釘鞋跑百米,一開始雖然會造成短暫的不適應,但相信經過練習後一定可以得心應手。

 

當然建議使用卡踏,自身請審慎評估本身的需求,就如:不能拿田徑場上的釘鞋去參加柏油路的路跑賽道理一樣,公路車的卡踏與車鞋適合公路的騎乘,不是設計讓大家走路或是越野用。

 

別怕被卡住?

近代的卡踏與車鞋已廣受大眾的使用,但現有部分的場地自行車選手,依然偏好腳束的使用,尤其是短距離的自行車選手,因為腳束能牢牢固定鞋底不容易鬆脫,減少滑脫的機會;所以卡踏與腳束仍是專業自行運動員的選擇。

 

公路騎乘使用卡踏,不用擔心自己因而被卡住而影響騎乘自行車上下的活動,因為卡踏隨時可以退出。告訴自己沒使用卡踏,如同跑百米沒穿釘鞋,雖能完成百米的賽事,卻也不能發揮個人的最佳能力,對於運動表現確實是一項阻礙,也許你/妳是騎自行車的天才,但因為少了卡踏與車鞋,而掩沒了你/妳的天分,別因為沒穿卡而卡住你的表現,是一件會讓我們感到可惜的結果。

      222  

2自行車專用車鞋 (左圖為腳束型車鞋;右圖為公路卡式車鞋)

 

上卡初體驗

當你/妳準備要與愛車連為一體時,使用卡踏請先習慣入卡與脫卡的動作。通常入卡與脫卡的角度通常是在踩踏的下死點 (參考圖1自行車踩踏動作與分期型態)附近,請先靠牆反踩踏板旋轉多做練習:

1. 先練到不用看踏板位置就能上卡自如。2. 可以在不同點脫卡。3. 單邊自如上下卡後,反覆交替練習。

 

當練習純熟時,選擇車輛較少的場地當練習。首先謹記:

1. 低速快停止前,先脫卡。2. 想下車先脫卡。3. 看到前發有意外時,先脫卡。熟記以上三大脫卡要領,可減少不熟悉卡踏的摔車意外。

 

真正的技巧,從上卡開始

當你熟悉卡踏的使用,才算是踏進騎乘自行車的世界。因為自行車是人類發明的,當腳踏著踏板做圓周運動,其實不利於人體先天的關節結構;快跑與快騎,除了多種關節角度活動度不同外,股直肌力與肌肉長度也不同;騎乘自行車運動速度越快,骨直肌沒被拉長反而較短,而跑步越快時,骨直肌的長度而因步輻加大反被拉長。

 

所以不屬於自然界原有的自行車踩踏動作,是要被反覆練習,才能優化由齒輪將力轉換成線性運動,特別是回復期/踏板上升&拉升期 (Recovery Phase/Puling)的動作

 

首要增進推蹬期 (Pushing Phase)動力輸出期/踏板下降期(Power Phase/Propulsive)回復期/踏板上升&拉升期 (Recovery Phase/Puling),力量輸出,以及減少上死點 (TDC) 與下死點 (BDC)的區域就顯著重要 (1自行車踩踏動作與分期型態)

 

        想像一場100 Km (100000 m) 的自行車賽,如果使用700*23C (2.096 m)的輪子,騎乘的平均齒比是53/16 = 3.31,至少大齒盤須轉100000/ (2.096*3.31) = 100000/6.93776 = 14414 下,超過1萬次反覆動作如果要有所好的表現,可見每一次的踩踏就需要斤斤計較動作的經濟性 (Economy)

       

參考文獻:

Gregor, R. J. &Rugg, S. G. (1986). Effects of saddle height and pedaling cadence on power output and efficiency. Science of cycling, 69-90.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itnessSecrets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