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10850219_616514781808269_2355022322503971738_n  

主文撰寫 / 堡醫師

修編 / 傑森 教練

 

減重運動會成功的要素有許多,最重要的就是動機!

 

今天要跟大家來談談運動或是減重的心理學,行為改變理論(Theories of Behavior Change),之後大家就可以更知道怎麼叫你的男()朋友或親愛的家人動起來或是開始運動計畫了!

(Derived from ACSM-resources of personal trainer 4th edition)

 

行為改變理論中的跨理論模式:行為模式的改變與否,要視個人是否準備就緒而定。

 

1.思考前期

不想運動,也沒考慮運動的好處

2.思考期

瞭解當前不運動的壞處,也想要在未來六個月改變

3.準備期

已經有想運動的計畫,並很快在未來30天內去運動

4.行動期

已經規律運動,但未達六個月

5.維持期

規律運動已超過六個月,需要努力以防止故態復萌

 

思考前期--->根本沒打算運動,需要不斷用暗示的方法來提醒你健康的重要

 

對於思考期,至準備期的人—>可使用認知策略,包含了

1.增進相關知識

2.瞭解相關的危險(不用運動的危險)

3.瞭解相關的好處

4.不健康對他人的影響(或後果)

5.瞭解運動對情緒的好處

 

對於準備期至維持期的人—>可採用行為策略,包含了

1.提供誘因

2.尋找支持的方法

3.再強化正向行為

4.獎賞自己

 

     就舉我當例子!我本來是醫學系的游泳隊,最大的快樂是運動以及之後能跟學長學弟去吃大餐,在200810月參加日月潭  參加第一場三項*(注)鐵人賽(統一盃)

 

動機是約三個月前,在跟主治醫師查房時,聽到他說:「三項運動很簡單啊,你只要會游泳,人人都會騎腳踏車,在跑個十公里,就可以拿到鐵人的稱號耶!」

 

當時有參加學校游泳隊的習慣,再加上剛買了一台小折,差個跑步就完美了!於是就開啟了一去不返的三項運動生活......至今變成了三天不動,面目可憎.....

fddeb04315efed6318ad3ad580000196  

 

分析:

此例子看起來本身就有運動的習慣(不規律的游泳),但是其實並不了解運動的好處,可列為準備期。 

 

等到訂出目標(三項賽事)後,才有較規律的運動習慣,列為行動期。

 

完成第一項賽事後,從此一去不返的跌入運動生活,列為維持期。

 

以心理學來說,單純的—--訂出目標—--這一件事,就能讓行動力跟效率提升30%。對於在看這篇文章的你,至少都是思考期之後的階段了,相信大部分都是行動期乃至於維持期。

 

所以看到這篇文章的你,快把你親愛的人拉進運動圈吧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itnessSecrets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